个别单位未加强对非政府网站链接的监测和管理,如“景德镇市昌南新区”网、“南昌综合保税区”网发布的信息内容中存在不良网站暗链。
部分单位信息先审后发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审核把关不严,如“国家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网”等网站存在敏感错别字,“鹰潭就业创业”、“龙南三农”等微信号更新不及时。
一些网站办事指南要素不全,缺少设定依据、办理材料、办理地址、联系方式等要素或未提供规范的申请表格及示例样表等,如“萍乡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
部分网站未在首页及其他页面底部功能区规范添加“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入口,有些网站“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平台网民留言办理质量不高。
少数网站未在全站页面底部功能区清晰列明党政机关网站标识、网站标识码、ICP备案编号、公安机关备案标识、网站主办单位、联系方式等。
少数政务新媒体未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以下简称全国报送系统)中申请关停,自行注销政务新媒体账号。
一些政务新媒体变更了名称,但未及时在全国报送系统中更新基本信息。部分单位在不同平台开设了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有些甚至在同一平台开设多个账号,导致无力维护。
此外,仍有部分政务新媒体未按要求在全国报送系统中填报,长期脱离监管。
少量政府网站存在后台地址泄露、启用TLS1.1传输层协议等传统安全漏洞。
部分政府网站在开发时没有遵循安全编码规范,缺少基本的安全策略配置功能;在部署上线时服务器及相关web容器采用不安全的默认配置;在日常运维管理时,未设置专职安全管理员,没有落实内部安全巡检和第三方安全评估措施。
各地、各部门要重视对信息的审核发布,严格落实先审后发,把控信息质量,对信息数据无力持续更新或维护的栏目及时进行优化调整。
持续加强对外部链接的监测巡查,确保所有链接有效可用,及时清除不可访问的链接地址,避免产生错链、断链、暗链。
有办事服务功能的网站,要着力提升办事服务系统或相关模块的可用性,使办事服务功能更好用、实用。
各级各类政府网站要聚焦用户的需求和体验,优化政府网站功能设计,增强政府网站的实用性、互动性;规范添加“我为政府网站找错”入口,及时高效办理回复网民留言,在政府网站首页底部功能区清晰列明各项政府网站标识。
各地、各部门要严格落实分级备案制度,政府部门开设、变更、关停、注销政务新媒体应向同级人民政府办公室(厅)备案,不得在未报备的前提下向第三方平台申请开办账号。
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主账号,避免开设多个账号。
政务新媒体名称、账号主体等基本信息发生改变的,要及时在全国报送系统总更新。
各地、各部门要完善政府网站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政府网站安全责任制,自检关闭不必要的端口、服务,及时升级系统补丁,限制可访问网站后台的地址范围,从网站设计源头优化架构,网站前台采用静态页面,加大安全投入,部署WEB应用防火墙、网页防篡改等安全设备并合理配置安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