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 》(2021年11月17日 04 版)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人们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获取服务、表达诉求、开展监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
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为10.07亿;
我国网站数量为422万个,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02万款,正在运行的政府网站数为14537个;
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60亿,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44亿,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38亿;
网络给内容生产者提供了广阔空间,网络内容的生产与分发带来了海量的信息流,也带来了大量无效、重复甚至有害的信息,给网络环境造成新的威胁,同时也给网络内容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2016年4月19日
在全媒体时代,加强网络内容建设,营造文明的网络空间就变得非常有必要。目前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对政府、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和网民提出对应的要求和行为规范。
为了营造良好网络生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构建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陆续发布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为建设网络文明打下坚实的基础。
政府网站和政务系统新媒体作为政府对外发布信息和内容的窗口,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内容建设质量。
为进一步推动全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制定了《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要求各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强用词规范性检查,加强监测手段,加强检查审核力度,规范常用词、高频词的使用方式方法,杜绝出现严重表述错误、内容差错、标点符号不规范等情况,为网络内容文明建设做出榜样。
新闻媒体和网络平台是网络内容的生产者,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还要遵循公序良俗,加强网络文明建设。为适应网络传播新形势新变化新需求,10月20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了最新版《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名单》,通过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管理来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快合规稿源的扩容提质,确保网上始终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网民是使用网络信息内容服务的组织或者个人,是网络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网络文明的重要群体。网民应当以文明健康的方式使用网络,参与网络活动时,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发布违法信息,防范和抵制不良信息。同时,对网上的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有义务以投诉、举报等方式进行监督。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元主体共同维护,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的开幕,将对中国网络内容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51云监测也将为政务系统和媒体平台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提供更全面的质量保障,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