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四季度,青海省正常运行的政府网站131个、政务新媒体1366个。其中政府网站检查合格率96.2%,较上季度提升6.3%,4个政府网站检查结果不合格;政务新媒体检查合格率88.9%,较上季度提升7%,151个政务新媒体检查结果不合格。
从检查通报结果来看,青海省本季度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体情况好转,但是仍然存在政府网站无法访问、政务新媒体栏目不更新等情况,特别是错敏字词问题依旧严重。
存在的问题
1、政府网站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个别地区主管部门仍然存在对本地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力度弱、措施办法少、技术手段不足等问题,因而对个别县级政府网站出现的长时间无法访问、更新不及时、空白栏目等情况不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报备、及时排除,如:玉树州称多县政府、杂多县政府、治多县政府3个县政府门户网站因域名解析原因长时间无法访问,但主管部门未及时发现、及时报备相关情况,检查结果不合格。
2、政务新媒体整改落实不彻底
- 政务新媒体更新不及时问题依然突出,有105个政务新媒体存在监测时间点2周内无更新情况,有62个政务新媒体第三季度通报中存在的问题未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彻底。
- 有7个政务新媒体连续四个季度检查不合格,分别是:青海省体育社会指导中心(省体育局)、乐都区卫计综合监督(海东市)、乐都区交通运输局(海东市)、隆治乡人民政府(海东市)、天境净土云播祁莲(海北州)、杂多政务头条(玉树州)、玉树群文(玉树州)。
- 部分政务新媒体自行关停注销,但未在国务院办公厅政务新媒体信息报送系统申请关停,导致新媒体报送系统中显示正常运行,但检查时不能访问;个别政务新媒体在报送系统中已申请关停,但未及时与第三方平台沟通做好互联网注销工作,导致检查中存在仍能正常访问但长期未更新等问题。(详细情况查看文末表单)
3、错敏字词监测工作滞后
全省各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不同程度存在错敏字词句链问题,呈现阶段性、动态性多发状态,缺少信息发布事前监测技术手段,尤其缺乏对转载、转发、外链链接信息的监测监管措施,问题发现迟缓滞后。
部分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主管部门对信息发布审核监管重视不够、意识不强,防范措施少,把关不严,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防范技术力量薄弱,存在被攻击、被篡改等安全隐患和漏洞。
四季度,有29个政府网站、19个政务新媒体存在严重错敏字词表述问题(如下表格),信息发布问题风险和隐患排查监管力度亟需进一步加强。
2021年第四季度错敏字检查问题情况
下一步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大监管工作力度
按照要求,做好各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内容更新维护、平台功能改造、网络安全防护等工作。
市州、县级政府门户网站未经报备批准,不得随意关停,相关主管部门要确保县级以上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运维、内容更新、安全保障等工作,不断健全完善运维管理、监管检查、协同联动等制度机制。
对连续四个季度检查不合格的政务新媒体,以及功能定位不清、问题突出、无力运维的政务新媒体限期关停,并做好信息报送系统中的下线申请和互联网注销工作。
2、强化栏目信息内容审核把关。
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发布审核工作,健全完善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信息发布前的保密审查、信息审核签批等工作制度,切实做好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栏目、信息内容的审核把关工作,严格做到非政府信息不予发布、敏感信息审慎发布、未经审核信息禁止发布。
要按照国办要求,切实做好动态信息的及时更新、互动交流5个工作日办理答复、政府网站纠错2个工作日答复反馈、政策文件与政策解读同步发布等工作要求,确保各级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合格健康、安全有序运行。
3、做好年度各项任务收尾工作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站
错敏字词监测工具
51云监测作为一个错别字词和严重表述错误检测工具,在公文发布之前提供错别字在线检测功能,帮助规避政府文件中存在的错别字和严重表述错误。
同时在网站和新媒体文章发布之后,实施系统的全网内容监测,检测出全网站和新媒体系统内的错别字和敏感词,以及国办要求规避的严重表述问题。
并且给出正确的内容表达,保证政府文件,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内容的正确性,帮助机关单位严把内容关和文字关。